宠物医院上班如何兼职?
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宠物,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欢乐。但是,如果宠物生病了,怎么办呢?很多人会选择带宠物去看医生。而现在很多宠物医院都是属于私人诊所的,医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而且诊所服务也有限,检查项目不多,很多动物患者去了治疗效果并不好。那么如果让宠物医生去给患者服务,会不会更好呢?
动物医生也可以当医生了吗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宠物诊疗管理办法》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施行。根据这个规定,宠物医生有了自己的执业范围,他们不仅能治宠物病,还能负责宠物保健和诊疗的研究和实践。他们需要经严格的考试,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宠物临床诊疗技术、临床诊疗常规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。宠物医院由私营转为事业单位,并规定在9月份之前必须完成改制。
新的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办法实施几个月来,有关部门按照宠物医院和动物诊所的标准规划了31个执业兽医师和1个执业兽医师候补人员。登记证已经发放到各区县农业局。近期,这32人将到市农业局进行体检和复审。
据了解,2003年以前,设立宠物医院并不需要特别批准,2003年以后,农业部、卫生部门、畜牧兽医部门才共同出台文件,在北京正式规范设立动物诊所和动物医院。动物医院和动物诊所的划分标准,是动物医院的诊疗科目有6项以上,且临床医生有5名以上;动物诊所的诊疗科目有4项以上,且临床医生有4名以上。
现在还没有出台对宠物医生的考核标准,“要制定一个合理的、有操作性的考核标准确实很难,这个工作应该由各地负责。”而我国现在并没有对宠物医生单独开设专业或者机构,在资质认定上存在难度,“应该让他们多参加相关考试,获得执业兽医师资格。”
宠物医生需要受法律保护吗?
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崔亚男认为,现在的关键问题是,我国对宠物医生这一群体的执业资格认定尚处于空白状态,因而对宠物医生的定义及约束机制也未确立,进而难以对其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执业责任追究制度。
对动物医生的资格认定有必要纳入政府行政监管范畴,实行准入制度。在监管机制上可借鉴韩国做法,由一个专门的“狗医管理局(KDA)”对兽医进行全行业监管。还可借鉴美国经验,实行兽医师资格认定(AVMA)和监管(AVBP)制度。借鉴英国1994年颁布的《禽兽诊疗条例》,对动物医生的诊疗活动直接进行执法监督,对动物医生违法侵权或失职行为予以制裁。